本文转自【央视新闻】;
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
8.0级特大地震突袭四川汶川
天崩地裂,满目疮痍
数万人罹难,举国同悲
灾祸面前,各路救援力气拼尽全力
创造出一个个生命奇观
15年过去了
地震中获救的少年都已长大
他们曾被光照亮
现在也想成为光
今日
他们写下最想说的话
01
15年前,6岁的张自立刚读一年级。地震时,教学楼瞬间垮塌,是救援队为乡亲们搭起了帐子,送来了日子物资,帮咱们处理了日子急需。
现在,他是一名消防队员。2022年泸定地震产生后,他与战友一同赶赴灾区,将搜救出的婴儿呵护在怀中的一幕感动许多网友。他也因而被称为“汶川哥哥”。张自立说:“6岁时在汶川特大地震中被解放军和消防员救过,我想接力好这一棒。”
“我是否也在他人心里种下种子?”
2008年,我在村里读一年级。校园不算大,只能包容20个人左右。村里边大都大人都外出务工。
地震产生时咱们正在上体育课,一声巨响忽然而来,大地开端剧烈摇晃,咱们在操场上底子站不住,村长赶忙招待咱们蹲下护住脑袋。校园的房顶一整个砸了下去,一会儿两层楼的校园只剩下了一层,所幸没有人受伤。
后来,有许多解放军叔叔和消防员叔叔背着物资,步行来到我的家园。因为进村的路都塌了,他们将村里的情况汇报给外面之后,又用直升机空投物资给咱们。
地震后余震不断,晚上,我和小伙伴住在暂时建立的帐子里。解放军叔叔点起了火把,还教咱们歌唱。尽管唱的什么歌我现已忘了,但清楚地记住了那句“别怕,有咱们在”。
汶川地震后,在国家的协助下,村里建成了新的小学,家里的房子也得到重建,还领到了配发的李子树苗,每年能够给家里增收3万多元,父亲也因而不必再外出务工。
跟着年岁的增加,每次听到哪个当地受灾,我总会回忆起2008年这段阅历。也正是这个原因,我挑选成为一名消防员。
上一年,甘孜泸定产生6.8级地震,我与战友敏捷赶往震中救援。搜救过程中,咱们发现一位白叟和一个小婴儿,我赶忙将婴儿抱在怀里,并帮忙搬运白叟。令我没想到的是,许多人因而认识了我,还叫我“汶川哥哥”。
当救援挨近结尾,咱们抵达暂时安顿区,远远就听到帐子里传来小朋友的歌声。他们用童真的目光看着咱们,向咱们还礼。当我和队友说出那句“别怕,有咱们在”时,似乎时空穿越般,登时明白了当年援助汶川的解放军、消防员们的心境,那一刻,我忽然就想落泪。
我想,自己是不是也在他人心里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?
02
15年前,5岁的朱宇被坍毁的房子砸中,医师冒着余震的危险,在晃动的无影灯下,为她进行开颅手术和左腿截肢。复苏后,小朱宇仍旧用浅笑感染咱们,被咱们称作“重伤天使”。
后来,学医成为她的方针。2021年,第一次高考失利后,她决然挑选复读。次年,她如愿被成都中医药大学选取。
“您呵护的小朱宇长大了”
我是朱宇,本年20岁。15年前,我失掉左腿,不少人看到我都会疼爱:“多不幸的孩子,受了那么多罪……”
也许是年岁太小,我并没有意识到截肢意味着什么,乃至还“傻高兴”。医治时,我曾悄悄把医师的小镊子藏起来,给我的布娃娃“做手术”;医师用石膏做模型,我也会“掺和”进去。那时候我总想着,有一天能当医师就好了。
恢复过程中,我得到了许多协助,有公益安排给我供给免费的假肢、教咱们画画,我还进入了一家残健联合的校园学习。校园里的周教师很喜爱咱们,总是关怀咱们吃得好不好,睡得舒不舒服,咱们遇见大事小事也常常跟她讲。私底下,咱们都叫她“周妈妈”。
△朱宇小时候的绘画著作,画面记录了她的愿望——小医师。
现在,被周妈妈带过的学生,有的现已成家,有的正在创业。身体上的伤痛,并没有阻挠咱们对日子的寻求,每个人都在奔向夸姣。
这些年,我与周妈妈没有直接联络,传闻她现已退休了。我计划这几天回去看看,假如能见到她,我想说:周妈妈,您从前呵护的小朱宇现已长大了,现在是一名医学生了!
03
15年前,胡月12岁。强震中,她被埋在校园废墟之下,因为伤势严峻,她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,永久失掉了左小腿。那时,忧虑引来他人异常的目光,她喜爱把假肢躲藏在长裤之下。
2022年3月,胡月受邀参与了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扮演,认识了不少相同截肢的朋友,心态也随之产生变化。“我意识到截肢患者也能够做许多事。”随后,她规划亮光假肢,还操练骑车、滑板。“我想鼓舞更多截肢患者自傲、酷炫地展现自己。”
“咱们在放心,在生长”
截肢后,自卑成了我的整个青春期逃不开的论题。有一次,妈妈用轮椅推我去漫步,路上一个小孩问:“姐姐怎样这么古怪?”为了变得“正常”,我那时只敢穿长裤。
汶川地震后,咱们有个100多人的“小圈子”,都是遭受截肢或严重伤痛的幸存者。从前,咱们想尽办法躲藏创伤,但15年过去了,咱们都在放心,都在生长,都在好好日子。咱们彻底接收了自己。
2022年,我参与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扮演,也认识了许多截肢的朋友。其间,一个比我年岁还小的女孩告诉我,她从来不排挤显露假肢,还约请我跟她一同穿裙子。
咱们俩去了游乐场,那里游客人山人海,但没人重视我的假肢,乃至没人多看我一眼——那一刻,我特别特别高兴,也感觉到史无前例的自在。
现在,我想把“失去”的那段时间补回来。规划亮光假肢、玩滑板、体会滑翔伞……我在尽力成为一个更酷的人,也期望自己的阅历能给其他人带来勇气,就像从前我被咱们鼓舞相同。
04
15年前,李魏坪是名初中生。他的校园因地震遭到重创,在向安全地带搬运的途中,他不小心与咱们走散,不知所措时,一辆军车停了下来,将他安全带到了同学身边。
长大后,他先是参军入伍,后又进入警校学习,成为一名公民警察。现在,他在岗位上静静贡献力气,“我要用终身去报效祖国,感恩一切协助过我的人”。
“地震夺去了太多,除了期望”
作业后,我不太经常回北川老县城,上一次回去仍是前年。
我和几位朋友来到了从前读书的北川中学,那里现已建成了地震纪念馆。纪念馆后侧有一片草坪,它原本是初一年级教学楼的方位。当地震袭来,许多同学的生命停留在了花一般的年岁。望着草坪我有点入迷,假如没有这场灾祸,他们现在或许有了一份很好的作业,或许有了自己的家庭,或许日子得平平且美好……
在北川老县城,许多小时候了解的场景也消失了。深深的巷子、斑斓的砖墙、落日中的邻居,还有爬过的那一棵棵老树,现在都深埋在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中。
就在我预备返程时,却意外看到一朵辛夷花开在一处废墟上,粉红粉红的,特别美观。在外面,五月份现已很难看到这莳花,但这一朵偏偏绝无仅有地绚烂着。生命的美丽便是这么简略,地震夺去了咱们太多,但从来没有夺去期望。
△辛夷花,又叫玉兰,一般2—3月份敞开(材料图)。
一方有难,八方援助。从前撕裂的土地,现在现已平复;从前受伤的人们,也都迈向重生。汶川从来没有忘掉灾祸中的各路援手,他们用另一种方法诉说着感谢。
2020年武汉爆发疫情,汶川大众自发捐赠蔬菜,大卡车写着:“汶川感恩您,武汉要雄起。”
2021年河南大暴雨,来自四川的救援力气驰援相助。“你们曾协助了四川,四川现在来帮你们。”
2022年泸定地震,汶川公民倾力相助,自发捐赠果蔬等物资。
2022年湖南新田森林火灾,来自汶川的消防员蔡茂强随队驰援。救援中,火烧迹地内呈现复燃,向上迅猛焚烧。他大声嘶吼着提示战友,自己却没来得及撤离,最终因伤势过重不幸献身,年仅23岁。
他曾是一名在汶川地震废墟中被救下的孩子,正是那时得到的协助,让他长大后打定主意:“地震时我曾被救过,想把这份爱传递下去。”
灾祸无情,人世有爱
今日,咱们思念逝去的同胞
也铭记危险时间的存亡救援
更感动于十五年间活动不息的温暖
此时,一同问候重生
祝愿汶川!
制片人丨王兴栋
主编丨马文佳
记者丨王玉龙 郑轶 赵雄 李娟 黄鹂
修改丨李娟
实习修改丨朱青城 王弈鸥
制图丨孟祥龙
校正丨张天宇